加工残余:车削/铣削碎屑、磨削粉,含WC-Co基体及微量杂质(切削液、金属碎末)。
报废制品:磨损刀具(钻头、铣刀)、失效模具,WC含量70%-95%,几何结构完整。
工艺废品:烧结缺陷坯体(欠烧/变形)、涂层剥落基材(CVD/PVD次品)。
再生副产物:破碎料、酸浸渣,含锌熔法残留物或未分离金属相。
制造损耗:粉末冶金(3-8%原料损失)、机加工(材料利用率<60%)。
服役报废:工具寿命6-24个月,年废料量>2万吨,集中于机械/采矿/汽车领域。
技术更替:纳米合金升级、涂层迭代加速旧产品淘汰。
高硬度(HRA≥88)提升破碎成本,钴毒性与多元碳化物(TiC/TaC)增加湿法提纯难度。锌熔-氢还原工艺回收率>95%,但需平衡环保成本。再生料多用于矿用钻头(35%)、耐磨件(28%)制造,较原生钨冶炼节能70%。
百创信息版权所有 2009-2022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信息由各公司自行发布,请在交易前确认真实合法性,本站不承担任何交易及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责任!